入黨前的錯誤可以不向黨組織說明嗎?
問:李主任,最近單位組織我們新入職黨員填報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,其中有一項是本人受處理處分情況,如果是入黨前犯的錯誤,是不是可以不報告呀?
答:入黨前犯的錯誤,必須如實向黨組織報告。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第七十三條規(guī)定,隱瞞入黨前嚴重錯誤的,一般應當予以除名;對入黨后表現尚好的,給予嚴重警告、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。
問:可是有的問題已經過去很多年了,也沒有產生實際的不良后果,這種情況也必須報告嗎?
答:那當然。如實向黨組織匯報個人的重大問題,是對黨忠誠老實的體現。按照規(guī)定,每一個人在入黨填寫有關材料時,都必須如實填寫個人的重大情況,包括曾經犯過的嚴重錯誤,受過的行政處罰、刑事處罰等,不得故意隱瞞。如果故意隱瞞入黨前嚴重錯誤,則是違反組織紀律的行為。所以,要如實向組織報告入黨前犯的錯誤,以便黨組織作出準確評價和客觀處理。
順路帶孩子上學算公車私用嗎?
問:我上班和孩子上學的路線是一樣的,我用單位配備的公車順路帶孩子上學算公車私用嗎?
答:順路帶孩子上學也是公車私用的行為。根據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第一百零七條規(guī)定,這屬于違反有關規(guī)定使用公務交通工具的行為,違反了廉潔紀律。
問:可是我順帶孩子上學,既沒有影響公務,也沒有增加任何交通成本,怎么就算違紀呢?
答:公車姓“公”,只能由公職人員因公使用,無論是否順路,都不允許與公務無關的人員搭乘。公車私用的問題,其本質是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損公利私、假公濟私。在其他家長和孩子眼里,你用公車送孩子上學就是領導干部在使用特權,而不會考慮你是不是順帶,這就可能會在人民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,損害黨員干部隊伍整體形象。所以我們黨員干部要提高思想認識,分清公私界限,牢記公車姓“公”,公車就要公用,遠離違規(guī)行為,切不可貪圖一時的便利。
老鄉(xiāng)、校友、戰(zhàn)友聚會能參加嗎?
問:省直單位老鄉(xiāng)很多年沒見了,今天聚會,一會下班了得早點出發(fā),不然路上容易堵車。
答:老鄉(xiāng)聚會?那你可要注意一點。如果黨員干部基于正常交往,參加老鄉(xiāng)、校友、戰(zhàn)友、同學之間的聚會、聚餐、交往等活動的,一般不構成違紀。但如果在聚會、聚餐時,利用老鄉(xiāng)、校友、戰(zhàn)友關系搞團團伙伙、拉幫結派、搞利益交換的,是違反黨的紀律的。
問:沒那么嚴重吧,我只是去吃餐飯而已。
答:那也要注意。根據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第七十四條規(guī)定,黨員領導干部違反有關規(guī)定組織、參加自發(fā)成立的老鄉(xiāng)會、校友會、戰(zhàn)友會等,情節(jié)嚴重的,給予警告、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。所以,老鄉(xiāng)聚會也不能隨便參加呀。
黨員干部為私事向下級“打招呼”違紀嗎?
問:劉主任,家里有個事要找下級打個招呼,請問這種情況可以嗎?
答:這可要慎重??!“打招呼”,通常是指某些領導干部為辦成某一件事情或為達到某個目的,不通過規(guī)定的辦事程序,而是私下表達個人意愿的一種形式。形式上,包括信箋“打招呼”、當面“打招呼”、電話“打招呼”或讓別人傳遞信息“打招呼”,等等。內容上,包括在要項目跑審批時“打招呼”,在享受優(yōu)惠政策上“打招呼”,為親屬、子女謀利“打招呼”,等等。這種“打招呼”,實際上就是權力濫用的延伸,是特權思想的外化。這種行為破壞了規(guī)矩,擾亂了秩序,帶壞了風氣,危害性不可小視??!
問:那么這種情況紀律上有何規(guī)定呢?
答:根據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第一百二十六條、一百二十七條規(guī)定,黨員領導干部違反有關規(guī)定干預和插手司法活動、執(zhí)紀執(zhí)法活動,向有關地方或者部門打聽案情、打招呼、說情,或者以其他方式對司法活動、執(zhí)紀執(zhí)法活動施加影響的,都要受到黨紀處分。因此,黨員干部任何時候都不能利用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亂“打招呼”謀取私利,對下級工作干預插手,更不能接受他人請托收受他人財物,利用“打招呼”為他人謀取利益。
什么行為是妄議黨中央大政方針呢?
問:張主任,我看網上有的落馬官員通報中寫到“嚴重違反政治紀律,妄議中央大政方針,破壞黨的集中統(tǒng)一”,那什么行為算妄議黨中央大政方針呢?
答:所謂“妄議中央”,是指對黨中央確定的大政方針妄加評論、指責,不負責任地說三道四。從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第四十六條規(guī)定來看,妄議中央大政方針是一個公開、公眾的行為,其方式和場所是指通過網絡、廣播、電視、報刊、書籍、講座、論壇、報告會、座談會等。另外,妄議行為只是一個方面,還要有動機、目的因素,才能構成應當給予處分的違紀行為,這個動機、目的就是破壞黨的集中統(tǒng)一。
問:那在具體實踐中有哪些表現呢?
答:黨章規(guī)定,黨員有對黨的工作提出批評建議的權利,但是應當通過組織程序提出意見建議,不允許不講原則地信口亂說。有些人“當面不說、背后亂說”“會上不說、會后亂說”“臺上不說、臺下亂說”,實際上是擾亂了人們的思想,還破壞了黨的集中統(tǒng)一,妨礙黨中央大政方針的貫徹落實,應當受到黨紀處分。黨員應當牢記黨員身份,在黨言黨、在黨為黨,決不能不負責任地隨意批評指責中央的大政方針,即使是在私下場合,也應當謹言慎行,否則傳播開去,造成了嚴重后果或不良社會影響,就應當受到紀律處分。
幫助親戚追債算不算干預插手市場經濟糾紛?
問:老李,我老家一個親戚年初接了個小工程,工程完工了這都快到年末了還沒拿到工程款。我看甲方公司好像跟你們單位有業(yè)務往來,你能不能幫忙打個招呼催一催?
答:老趙,這個忙我可能幫不了,這個甲方公司跟我們單位有業(yè)務往來。
問:親戚賺點辛苦錢不容易,沒有工程回款都沒有接下一個工程的本錢,我再想想別的辦法。
答:老李,那我勸你可要謹慎點啊。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、競爭經濟、信用經濟。我們黨員干部都要謹慎行使手中的權力,即使面對親戚經濟糾紛這樣的事情,也要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尋求解決和幫助,不能利用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,干預和插手經濟糾紛。否則,就可能不是幫助親戚,連自己也可能受到處分。根據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第一百二十六條規(guī)定,黨員領導干部違反有關規(guī)定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,如果造成不良影響的,可能給予黨紀處分。